一则股权转让协议,将安达和华泰两家保险公司推到了聚光灯下。11月25日晚间,君正集团(601216.SH )发布公告称,君正集团及全资子公司内蒙古君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拟向安达天平再保险有限公司合计转让所持有的华泰保险8.99亿股股份,每股作价12元,交易金额合计为107.90亿元。若此交易获批,安达系所持华泰保险股权将增持至53.2国标附件6%,将成为华泰保险的绝对控股股东。公开资料显示,安达系布局华泰保险有17年之久,其对于华泰保险股权的执着有些超乎市场预料,不甘于只做第一大股东,要做绝对控股股东,掌握绝对的话语权。如此强势之举,与华泰保险一贯坚持的企业发展逻辑和企业文化并不吻合。保险业内专家表示,如此拉郎配,会让两家公司都陷入尴尬的境地。首先,从安达保险的发展历程来看,安达保险更擅长于资本运作和财务投资,而不擅长管理一家中国险企。公开资料显示,安达保险于1985年在百慕大注册成立,总部位于苏黎世,1993年在纽交所挂牌上市,此后,该公司通过一系列的并购逐渐发展成为全球保险企业。2004年,埃文·格林伯格(Evan G. Greenberg)出任安达保险董事长及CEO以来,便热衷于各种并购,而疏于对主业的管理。数据显示,从2007年至2014年间,安达保险在全球范围内总共投入约70亿美元完成了14项收购业务。2015年7月,其还以283亿美元收购丘博保险集团。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安达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安达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十余年来业绩一ISO标准转换接头资料直未有起色,至2018年也仅实现约5亿元原保费收入。据了解,安达在战略入股华泰保险后也曾派出数十人的专家团队入驻华泰,输出经营管理,但从结果上看成效一般,公众以及业内评价较为负面。反观华泰保险的发展历程,则是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行。可查资料显示,华泰财险是“92派”企业家王梓木于1996年完全按照现代化的企业治理制度打造的一家保险企业,成立之初,股东数就高达63家。高度分散的股权治理结构造就了华泰保险独具一格的经营理念,在国内一众险企当中颇有与众不同之感,而现在,这一切或许都要发生变化了。华泰保险长期坚持的业务模式、经营战略以及企业文化恐将发展变化。这对华泰保险而言,是致命性的打击。其次,华泰保险在市场上一直以来都比较低调,大家或许不知道它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保险集团之一,甚至是拥有财险、寿险、资管、公募基金等全牌照的保险集团公司之一。同时还是中国航天保险联合体、核保险联合体发起成员,自成立以来,先后承保了多次卫星发射项目与核电建设项目,参与多项基建、民生项目。毫无疑问,“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国家金融业刚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对外开放的幅度、广度、深度都在提速,只有加强对金融安全的管控力度,才能不断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增长,提升我国金融市场活力,增强国际竞争力。但是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完善宏观审慎管理、加强金融监管、提高市场透明度的前提下进行稳步有序的基础上。正如上述所提到的华泰保险,作为全牌照的保险集团,管理的资产规模近三千亿,若是在未经慎重考虑的情况下由外资控股,打破一直以来稳健的公司治理模式,未来一旦发生风险,对我国的经济势必会产生不小的冲击。故而多数业内人士猜测,对于安达的此次交易,监管势必会审慎处理,一定要符合对外开放循序渐进的原则。2001年前后那波外资扩容潮曾引业界人士高呼“狼来了”,但之后外资险企普遍的水土不服又让业界人士松了一口气?近年来,国家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保险业再度走在对外开放的前沿,外资保险巨头也再度掀起一波入华小高潮。这回,狼真的来了吗?